特朗普當選總統一年后 美國煤炭產業仍前途渺茫

新浪美股訊 路透華盛頓11月13日報道,承諾重振美國煤炭行業的特朗普當選總統一年之后,該行業的長期增長和聘雇前景依然黯淡。
路透的礦業數據評估顯示,美國煤炭業今年只有小幅的就業和生產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外需臨時上升,而不是因為總統政策的利好。
美國公用事業公司正以較快步伐關閉燃煤發電廠,改用較便宜的天然氣以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國內需求占美國煤炭市場的大約90%。
“我們沒有建設更多燃煤發電廠的計劃,”美國電力(American Electric Power)(AEP.N)發言人Melissa McHenry表示,這是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煤炭的未來由經濟決定...你不能根據一屆政府的政治因素去做這種投資決定。”
燃煤電廠目前占美國電力發電能力的47%,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這一比例降至33%。
此一情況凸顯出總統對重要工業及全球經濟趨勢提出的政策有其限制。部分能源專家一再表示,礦業之興衰被非白宮橢圓辦公室所能掌控。
一名白宮官員并未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礦業協會(National Mining Association)發言人Luke Popovich表示,特朗普可能已經盡其所能地幫助這個行業;該協會代表的是美國主要煤礦業者。
“政府不再站在我們的對立面,”他說,“我們現在只需要應付市場力量。”
特朗普已經采取行動,盡力實現對煤礦業的承諾;煤礦業所處的各州協助特朗普選上總統。
特朗普開始取消前總統奧巴馬時代的潔凈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該計劃旨在降低電廠的碳排放;他同時終止了奧巴馬時代的聯邦土地煤炭租賃的中止令,并開始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
如今特朗普麾下的能源部長培瑞(Rick Perry)正試圖在獨立的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通過一項規定,將對那些煤炭存貨周轉間至少達90天的電廠提供補貼。該規定的目標是展延部分燃煤發電廠的壽命,培瑞稱此舉將可增加電網的彈性。
能源分析師及公用事業高層人士表示,盡管特朗普的煤炭政策的完整影響可能要花上數年的時間才能夠一窺而知,但至今所做的改變不太可能提振國內需求。
**特朗普許諾“回到百分百”**
特朗普曾將煤炭行業形容為繁重監管的犧牲品。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煤炭行業已失去逾40%的勞動力,而且產量降到了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在電力市場上的份額已從2003年的半壁江山降至不到三分之一。
“我們會讓煤炭行業回到100%的狀態,”2016年8月特朗普在弗吉尼亞的一場集會上說道。
但目前為止此事進展有限。
**但結局或“終遭淘汰”**
公用事業企業和美國政府的預測表明,煤炭持續反彈的希望渺茫。
據EIA和湯森路透數據,2018年,公用事業企業料將關停逾13,600兆瓦的火電廠產能。今年削減近8,000兆瓦,2016年則削減了13,000兆瓦。
據EIA,到2025年,火電廠產能將降至226,380兆瓦,較2011年下降約30%。
美國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11月2日的報告稱,火電廠“或最終被淘汰。”圣路易斯轄區內有兩個大型火電廠--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 (BTU.N)和Arch Coal Inc (ARCH.N)。

熱門資訊
視頻新聞
點擊排行